About us新闻动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当选两院院士简介

来源自:新闻动态    点击数:1   发布时间:2024-04-27 11:50:2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3年当选两院院士有5人,其中4人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如下:

  蒋成保,1968年出生于安徽无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院长。

  1996年3月,从北京科技大学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毕业,获得博士学位;同年,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系工作。先后担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Trinity College, Cambridge)访问学者和英国伯明翰大学(University of Birmingham)高级研究学者。

  蒋成保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怀揣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理想信念,二十余年来扎根于高性能磁功能材料的设计、制备和机理研究,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磁性材料领域的主要学术带头人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评)

  蒋成保在高性能稀土巨磁致伸缩晶体材料、耐高温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将助力国创中心在稀土永磁材料基础应用研究、中试试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向着高、精、尖迈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评)

  郭雷,1966年4月7日出生于山东曲阜,抗干扰控制理论与应用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飞行器空间智能控制研究中心主任。

  1984年9月—1988年7月,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就读于曲阜师范大学运筹学与控制论专业,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

  1994年9月—1997年5月,就读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理论及应用专业,导师为冯纯伯院士,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2]。

  1997年6月—1999年12月,在东南大学无线电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1999年12月—2000年11月,在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南特通信与控制研究所、南特中央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6年,进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作,先后担任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和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事处副处长、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郭雷建立了多源干扰系统复合精细控制等理论方法,突破了干扰对抗环境下飞行器复合干扰滤波和自主重构控制等共性关键技术,为中国航空航天等领域多个重大工程应用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取得了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软硬件研制到工程应用的全链条创新性成果。他带领团队研制成功飞行器智能导航和控制管理系统系列硬件设备。

  陶智,男,满族,1963年12月31日生,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市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皇家航空学会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陶智主要研究方向为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高效冷却技术,航空发动机高温旋转部件的流动与换热,动力系统与飞行器耦合布局,航空发动机核心部件人工智能辅助设计。

  2023年8月,入选2023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名单;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陶智长期从事航空发动机高效热防护的传热理论、高效冷却方法和技术探讨研究,提出了全工况气膜覆盖的涡轮叶片设计等技术,解决了中国某型最先进军用发动机研制中高压涡轮叶片局部超温烧蚀的问题;提出了减小热应力的涡轮盘腔冷却结构设计方法,解决了多个型号发动机研制中涡轮盘重量与寿命难以平衡的问题;提出了航空发动机燃烧与冷却系统热耦合布局的新方法,为中国下一代航空发动机研制面临的超高涡轮前温度瓶颈问题提供了有效解决方案。

  陶智教授是中国航空发动机基础研究方面的领军人物之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评)

  陶智教授长期致力于航空发动机传热领域,带领团队数十年如一日,开展了大量前瞻性基础研究,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推动了中国航空发动机气动热力学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现有型号的改进、改型、预研和未来高推重比航空发动机的发展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闻网评)

  曹晋滨,男,1964年12月出生,汉族,山西长治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1996年,在法国Toulouse大学空间等离子体物理专业获理学博士学位。

  1996年12月,回到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参加中欧合作Cluster卫星数据分析工作。

  曹晋滨长期从事磁层物理和空间探测技术探讨研究,在磁层能量释放,输运和耗散,行星(彗星)大气非热逃逸,以及空间磁场波动探测方面取得了开创性成果。

  曹晋滨首次提出了空间粒子回旋各向异性开放相空间理论, 并应用这个理论成功的解释了以前封闭相空间理论所不能解释的一系列卫星观察现象,国际上将此理论称之为SNG理论;关于磁层亚暴和磁场重联的研究成果三次被列入国际空间探测Cluster卫星计划的Top Story;其中磁层亚暴物理过程的研究成果在2007年中国国家科学发展报告中,列入11项中国科学家代表性成果之一。

  曹晋滨建立的空间稳态回旋各向异性粒子模型在国际学术界产生了重大影响;在磁尾动力学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三次被欧洲空间局列为Cluster星座计划Top Story;率领课题组研制成功中国“双星计划”中低频电磁波探测器,实现中国天基磁场波动探测技术零的突破。

  曹晋滨为中欧合作地球空间探测双星计划星载低频电磁波探测器研制成功做出了重要贡献,填补了中国这一领域空间探测的空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空间与环境学院 评)

  曹晋滨教授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虽然工作繁忙,但曹晋滨教授对自己严格要求,能做到坚持参加党内民主生活和学习讨论,在集中学习、活动和党内民主生活中表现积极认真。(网易新闻 评)

  焦宗夏,1963年4月出生,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导师,1991年于浙江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电子工程学科责任教授,自动化学院院长。

  2020年5月,获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2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航空基金,博士点基金,国家背景型号项目累计30多项,科研经费3000多万。曾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国防科工委511人才、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等称号。获得国家及省部级科技奖励8项,申请专利12项(已获批4项),发表论文90余篇。

  焦宗夏, 1991年9月于浙江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0年赴德国Institute for Aircraft System Engineering,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Hamburg-Harburg做客座教授。是北航自动[1]化学院院长,飞行控制一体化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杂产品先进制造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航空学会“机电分会”主任委员,机械工程学会流体传动与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2011年FPM国际会议主席、ICIEA国际会议协主席。主要是做流体传动与控制、机载机电控制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应用基础与关键技术探讨研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与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各1项,共发表论文150余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70多篇,出版编译著8部,获得发明专利10余项。

  焦宗夏教授是2019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2019年6月6日进入第二轮评选。

  2023年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发布《中国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焦宗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7]。

  1996.6-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控制系,破格晋升为教授、博士生导师;

  焦宗夏教授是个志存高远、思维缜密、诚信可为和求真务实的科研型学者;他是一位善于思考的学者,他高度提炼自己多年成功用于科研的思维方法,吐故纳新总结出一整套机电控制管理系统设计方法学体系并将其无私地传授给学生;在教学和科研中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在学生心目中是位极具人格魅力的老师;焦教授教风严谨、求真务实、孜孜不倦、辛勤耕耘。(光明日报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Here we go已确认,罗马诺:塔雷米将加盟国米,签约至2026年

  哥伦比亚大学学生支持巴勒斯坦抗议活动遭校方打压!哥大理事会批评校方管理层:“违背常春藤盟校的规范和传...

  画廊周北京迎来第八年, “漂留” 主题聚集 30 余家艺术机构与 40 场展览

  谷歌Pixel 8a手机宣传图曝光:主打 AI 特性,支持 7 年安全更新

  Google Pixel 8A 营销材料显示其将提供长达七年的安全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