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us媒体公告

专项整治不断安全监督管理持续加码!甘肃拟建立城燃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来源自:媒体公告    点击数:1   发布时间:2024-04-13 18:08:41

  原标题:专项整治不断,安全监督管理持续加码!甘肃拟建立城燃安全风险管控及隐患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编者按:日前,甘肃住建厅发布了《城镇燃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制定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办法的背景主要为落实《安全生产法》以及燃气安全专项整治政策的要求。

  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2021年9月修订施行的《安全生产法》第四条就规定:“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第二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负有“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的职责。

  2023年8月,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提出:用3个月左右时间开展集中攻坚,全面排查整治城镇燃气全链条风险隐患,建立整治台账,切实消除餐饮企业等人员密集场所燃气安全突出风险隐患;再用半年左右时间巩固提升集中攻坚成效,组织并且开展“回头看”,全面完成对排查出风险隐患的整治,构建燃气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在城镇燃气管道设施“带病运行”等安全风险隐患突出,燃气安全事故高发频发背景下,执法监督管理力度将慢慢地增加,燃气安全监管政策也会不断出台。甘肃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办法对于各地方燃气企业完善制度建设,防范事故风险均具有借鉴意义。

  1. 【超重磅】《全国城镇燃气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发布!围绕燃气安全“一件事”大起底排查、全链条整治!

  2. 今晨燕郊爆炸!银川事故后银川燃气条例迎来大修!气瓶全链条监管、压实燃气企业和用户主体责任、细化监管职责!

  第一条  为建立完善城镇燃气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以下简称双重预防机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城镇燃气管理条例》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双重预防机制是指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从风险辨识入手,以风险管控为手段,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全面实施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通过隐患排查,及时找出风险控制过程中也许会出现的缺失、漏洞,及时消除隐患。

  第四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是双重预防机制的责任主体,构建双重预防机制要坚持“风险优先、系统管控、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原则,实现“科学高效、符合实际、运行稳定、不断的提高”的目标。

  第五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在公司成立双重预防机制领导小组,分岗位、分专业、分工种全方面开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明确本单位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

  第六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建立健全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考核、评估工作制度,并将结果纳入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内容。

  第七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建立双重预防机制培训制度,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技能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第八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需将形成的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报告报属地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备案。

  第九条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建设目标:建立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台账,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设置安全风险公告栏,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制作企业安全风险四色分布图。

  第十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依据业务营业范围,考虑不同风险事件发生的独立性,以及历史风险事件发生情况,研究确定一个或以上风险辨识范围。

  第十一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在风险辨识范围内,依据自己的管理方式方法和经验,采用一种或多种方法对可能会引起事故发生的生产经营环节或关键点进行风险点或风险单元划分。

  (三)从业人员的行为、能力和其他人的因素(包括工序交接前后产生的危险源);

  (四)在现场附近,由工作活动所产生的危险源(包括周边配送电线路、周边构筑物、市政设施建设工程等);

  (五)工作进度计划、工作作业时间、施工工艺、施工作业工序的变更及气象作业条件的变化等产生的危险源;

  第十三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对划定的风险点或风险单元,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综合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等方法,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方面开展风险辨识。风险辨识的结果应列出风险清单,作业活动风险清单应包括作业单元、作业步骤、致险因素、风险事件等;设备设施风险清单应包括作业单元、检查项目、检查标准、不符合情况及其后果等。

  第十四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进行分类梳理,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T 6441-1986)《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等有关法律法规,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性、伤害方式等,突出遏制重特大事故,高度关注暴露人群,聚焦重大危险源、劳动密集型场所、高危作业工序和受影响的人群规模,结合实际确定安全风险类别。安全风险分级从高到低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级别,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识。分级判定、分级管控可按以下原则进行:

  (一)重大风险(红色):指作业过程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作业活动;

  (二)较大风险(橙色):指作业过程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人身重伤或人身死亡事故的作业活动;

  (三)一般风险(黄色):指作业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人身轻伤事故的作业活动;

  (四)低风险(蓝色):指作业过程存在较低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轻伤及以下事件的作业。

  (二)连续发生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事故,且现在发生意外事故的诱因依然存在的;

  (三)住房城乡建设部《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中列出的重大隐患。

  第十六条 下列情形需对风险实行提级管控,风险等级在初判的基础上提高一级,直至提至重大风险:

  (二)年内因生产安全问题受到行政处罚或因现场安全管理问题被行业管理部门记入不良行为记录的;

  (三)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没有采取治理措施或对重大事故隐患整改不到位的;

  第十七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经风险辨识和评估后,依据风险类别和等级建立企业安全风险数据库,建立管控信息台账,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发布实施,并按规定及时更新。

  (一)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公示栏,使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将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等区域存在的不一样的等级风险标示在总平面布置图或地理坐标图中,并将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台账、隐患排查治理台账等信息进行公示。公示栏应设置在公司醒目位置,向本企业从业人员或外来人员公示公司风险分布情况。

  (二)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告知制度,采取作业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岗前签订安全风险告知书、制作岗位风险告知卡、建立风险公告栏、绘制风险分布图等形式对从业人员进行风险告知,包括主要安全风险、可能引发事故隐患类别、事故后果、管控措施、应急处置措施、报告方式、应急电话等内容。对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工作场所和岗位,要设置明显警示标志,并强化危险源监测和预警。要加强风险教育和技能培训,确保管理层和每名员工都掌握安全风险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措施。

  (三)城镇燃气经营企业要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从组织、制度、技术、应急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相对有效管控。要通过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方法、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等措施,达到规避、降低和监测风险的目的。要对安全风险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来管理,逐一落实企业、厂站、班组和岗位的管控责任,尤其要强化对重大危险源和存在重大安全风险的生产经营系统、生产区域、经营区域、岗位的重点管控。高度关注运营状况和危险源变化后的风险状况,动态评估、调整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确保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受控范围内。

  (四)对重大风险应采取以下管控措施:1.制定专项动态监测计划,每月更新1次监测数据或状态,并单独建立档案;2.制定专项管控方案和应急措施,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应急演练;3.将重大风险的名称、位置、危险特性、影响区域、有几率发生的事故及后果、管控措施和安全防范与应急措施告知直接影响范围内的有关人员;4.在重大风险所在场所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标明危险特性、有几率发生的事件后果、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5.重大风险应按规定报属地燃气主管部门备案,当风险出现重大变化、进入预警状态或发生意外事故时,应迅速将相关信息报送属地燃气主管部门;6.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风险管控措施评估,评估报告应按规定向属地燃气主管部门报送。

  第十八条 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建设目标: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建立隐患排查清单,建立各层级隐患排查表,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隐患排查治理环节:计划、排查、备案、治理、评估和验收。

  第十九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当制定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和岗位员工隐患排查治理的职责范围和工作任务。完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激励约束机制,鼓励从业人员发现、报告事故隐患。强化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治理、评估、核销全过程的信息档案管理。

  (三)是否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建立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五)省住建厅印发的《房屋市政设施建设工程施工和城镇燃气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清单》(甘建质〔2024〕59号)列出的重点内容;

  第二十一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制定全年《隐患排查计划》,明确隐患排查组织级别、排查时间、排查要求、排查范围、排查人员等,隐患排查计划应做到定期排查与日常排查相结合、综合排查与专项排查相结合、一般排查与重点排查相结合。对存在重大风险和较大风险的场所、环节、部位及其管控措施应重点排查。

  (一)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规章、标准及规程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的;

  (五)天气特征情况出现重大变化或者预报有几率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的。

  第二十三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结果,及时将隐患名称、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等信息向从业人员通报。

  第二十四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对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按照严重程度确定为一般隐患或重大隐患。列入《城镇燃气经营安全重大隐患判定标准》的,以及其他危害程度较大、可能会引起群死群伤或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隐患,均应确定为重大隐患。对于初步排查发现重大隐患的,要立即向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属地燃气主管部门报告。

  (一)对于一般隐患,应立即整改。对于不能立即整改的,由隐患排查部门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部门、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提出要求,整改责任部门可以编制治理方案,经城镇燃气经营企业技术负责人、安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实施。

  (二)重大隐患需编制治理方案包括隐患详情、整改的目标、整改技术方案、整改期的安全保障措施、经费和物资保障、责任部门和人员、整改时限及节点要求、应急处置措施、跟踪督办及验收部门和人员等内容,做到责任、措施、资金、时限和预案“五落实”。治理方案需由城镇燃气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治理人员进行论证通过后实施,必要时可聘请专家参加。

  (三)重大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没办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置警戒标志,暂时停产停业或者不再使用相关设施、设备;对暂时难以停产或者不再使用后极易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相关设施、设备,应当加强维护保养和监测监控,防止事故发生。必要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申请,配合疏散可能危及的周边人员。

  第二十五条 隐患治理完成后,应根据隐患级别组织有关人员对治理情况做验收,实现隐患排查治理的闭环管理。重大隐患整改完成后,应成立隐患整改验收组进行专项验收,验收组成员应包括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人、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和2名以上相关专业领域具有一定从业经历 的专业方面技术人员。重大隐患整改验收通过的,应将验收结论向属地燃气主管部门报备,并申请销号。

  第二十六条  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应如实记录隐患排查治理情况,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企业应至少每月进行统计分析,在安全会议上通报隐患排查治理统计分析结果, 并将其作为安全生产决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应当按照有关法律和法规、规章规定,对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及运作情况进行监管,依据“双随机,一公开”要求纳入安全生产年度监督检查计划,对作业现场随机抽查,督促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对安全风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要依法给予严厉查处。

  第二十八条属地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负责城镇燃气经营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报告、应急预案、验收评估等备案工作。属地燃气管理部门结合企业报告情况和日常监管情况,汇总建立区域燃气安全风险数据库。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燃气管理部门在检查中发现事故隐患,应当责令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立即进行治理,消除隐患;对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应当依法作出停业整顿、停止施工、不再使用相关设施或者设备的决定。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没办法保证安全的,应责令城镇燃气经营企业立即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对燃气用户造成潜在重大风险的应及时报告属地人民政府,申请疏散可能受一定的影响的周边人员。

  第三十条  有条件的燃气管理部门能够准确的通过真实的情况,通过购买服务、邀请专业方面技术人员和专家等方式来进行管理,确保双重预防机制持续、有效、稳定、健康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