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莱沃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发布时间:2023-09-20 03:05:32   来源:江南体育官方网站

  2022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工业软件产业环境的持续改善以及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下游领域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为公司的业务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然而外部环境变化也给公司的业务实施带来了重重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司报告期内的主要经营业绩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如下: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619.9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02%;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1.2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25%;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纯利润是5,583.29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7.65%。报告期内,在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之下,公司业务交付受到明显影响,从而使得营业收入增速放缓。具体而言,公司的电磁测量系统等主体业务需要技术人员出差至客户现场进行方案评审、交付实施、验收评审等,公司总部在上海,主要客户分布于成都、北京、西安等国内多个地区,外部环境变化均对公司业务交付形成了明显的不利影响。报告期内,公司坚持长期发展的策略,为满足市场新需求,持续对CAE仿真软件和相控阵产品等新兴业务进行研发,并加大测量系统核心设备的自研力度,对技术及研发团队进行了较大幅度的扩充,因公司报告期内营业收入增速放缓,从而使得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所下滑。报告期内,公司在电磁仿真分析验证业务板块的重点工作为核心产品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的市场推广及研发迭代,并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果,RDSim成功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RDSim系公司自主研发的国产三维电磁仿真软件。软件具有多算法融合优势,可实现针对各类电磁结构的高精高速仿真。核心算法包含改进的矩量法、快速算法、高频渐近算法、积分方程快速直接求解法与特征模算法等。经过持续的研发迭代,RDSim目前已可实现近亿级网格量的大规模计算,并成功于超算平台上完成万核以上的大规模仿真,在航空隐身、汽车雷达、整车布局等应用领域均有突破性进展。此外,公司还重点围绕复杂电磁环境应用方向进一步研发迭代,构建覆盖性能仿真、仿真测试和仿真评估的软件工具链,从复杂电磁环境仿真扩展至环境信号模拟生成、信号处理、实现雷达应用环境下的性能仿真,并在雷达数字化仿真设计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报告期内,公司在电磁测量系统业务板块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开拓力度,并在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系统和射频测量系统等产品方面都取得了积极的开拓成果。报告期内,随着低轨卫星建设的推进,公司面向卫星有效载荷的射频测量系统业务实现了迅速增加;随着隐身装备的研制及生产需求的快速上升,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快速释放,公司凭借在该领域领先的技术优势积极开拓市场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相关业务收入也实现了迅速增加;随着国产汽车毫米波雷达量产需求逐步兴起,公司开始承接汽车毫米波雷达的测量系统需求。产品研制方面,公司成功研发了动态散射测量系统等新产品,进一步加大了电磁测量系统射频及机械子系统的关键硬件的研发投入,并在反射面和低散射支架等核心硬件的自主研发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而逐步提升了测量系统的自主可控程度。报告期内,公司在相控阵产品业务板块持续推进相关研制任务。随着各类新型装备平台的持续出现,与其匹配的新型相控阵天线研制需求持续高增。目前,如何在确保相控阵雷达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其研制及生产所带来的成本,已成为行业内的技术热点。在低成本的前提下,相控阵天线还应该要依据各类装备平台的技术需求,满足高性能、高度集成化等要求。公司报告期内研制的相控阵产品主要围绕低成本方向,具体包括小型化新型相控阵天线、多模共口径一体化天线,以及低小慢目标探测雷达等产品,以上研制任务在报告期内均实现了关键技术节点的突破,为后续样机交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基于CAE和相控阵产品等新兴业务板块的研发需求,扩充了研发团队,并根据电磁测量系统的交付需求扩充了技术交付团队,公司报告期末的全体员工数量为157人,同比增长31.93%。公司长期聚焦于电磁仿真及测量技术的自主研发及应用,致力于成为“电磁技术的领航者”,依托自主研发的算法技术体系,构建了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板块,主要服务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的产品研制、生产及应用。企业成立十六年来,在电磁仿真及测量领域取得了丰富的自主研发技术成果和工程经验,代表性技术成果经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公司曾参与嫦娥探月、北斗卫星、高分卫星等多项国家知名工程,为中电科、航天科技000901)、航天科工、中船集团、航空工业、中国电子、中科院下属的多家单位和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客户提供了坚实的仿真及测量技术保障。公司三大业务——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均为电磁技术的前沿领域,均是依托于公司在电磁领域的关键算法技术、工程经验和工业知识之上,根据下业发展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其一,电磁仿真验证业务主要由通用CAE仿真软件、设计优化软件、应用仿真验证软件及系统构成,主要使用在于系统总体论证和产品设计阶段,其核心作用在于为产品研制人员的物理设计提供性能仿真分析及优化设计验证的工具,即虚拟“测量”,从而确定保证产品性能并明显提升研发效率。其二,电磁测量系统业务主要使用在于产品研制、生产和使用阶段,最重要的包含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电磁辐射测量)、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隐身目标电磁散射测量)及射频测量系统等,其核心作用在于对产品的复杂工作状态来优化、对电磁相关性能做全面精确的校准优化及测量,以高效地确定保证产品的工作状态和性能与仿真设计结果一致。其三,相控阵产品业务是运用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算法及工程技术经验,研发各类装载平台的前沿新型相控阵技术,聚焦于小型一体化集成、低成本新体制、多模融合等技术的开发,向用户更好的提供相控阵与天线系统等产品。具体而言,仿真设计的核心目标是通过算法软件帮助客户完成相控阵的物理设计性能求解,并快速迭代得到优化方案。优化设计后生产的相控阵则一定要经过校准优化及测量,其中校准优化的关键是利用算法将相控阵近/中场的辐射特性与各通道的工作状态相关联,并通过校准优化逼近仿真要求;测量是采集其近/中场的辐射信号并通过算法将推演出工作辐射特性。由此可见,相控阵的研制工作高度依赖于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技术,仿真设计服务于设计阶段,测量系统服务于生产调试阶段,以确定保证产品工作状态和性能与仿真设计结果一致,公司在仿真及测量领域的技术积累是开展相控阵产品业务的重要基础。因此,公司三大业务具备高度的复用性,可以相互验证、促进技术的快速迭代优化,从而逐步提升公司的竞争优势。公司业务分为电磁测量系统业务、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相控阵产品业务、通用测试业务四大类。电子测量领域依照产品形态可分为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对于较为简单的测试场景,通过仪器仪表就可以实现测量;对于相对复杂的测试场景,则需要构建测量系统,结合软件及算法技术、特定的测量方法及测量环境来实现。企业主要面向复杂的测试测量场景,为用户更好的提供电磁测量系统。电磁测量系统作为相关这类的产品研发、生产及应用阶段不可或缺的技术保障,其精度、效率对产品研制、生产和维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公司电磁测量系统的应用场景主要包括相控阵雷达的校准测量、装备隐身性能的测量、射频特性的测量等,且随着相控阵等技术从国防军工领域延伸至通信、汽车等领域,测量的场景和需求亦随之拓展至相关领域。公司电磁测量系统的主要产品包括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5G基站天线OTA测量系统、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等。相控阵校准测量即电磁辐射测量,用于对相控阵波束性能进行校准、优化及测试,为相控阵雷达研发、生产及应用的全生命周期提供校准调试与性能测试,以保障设计性能的实现与优化。通过算法技术实现的间接测量和校准显著提升了相控阵雷达测量及优化的精度和效率,并有效降低了成本,充分满足了高复杂度、小批量、多品种等特征背景下的测试测量需求,并可通过大量实测数据的积累和分析,为产品研制设计的优化提供有效支撑。相控阵校准测量是在特定的测量环境中采集电磁场信号,利用算法转换得到相控阵口面场分布数据,通过算法将各天线单元校准至所设计的各自最佳工作状态。具体流程是在实验室采用合适探头通过对所研制天线产品近区电磁信号进行精确检测采集,利用基于中/近场内推精确算法的测量软件利用该数据可以得到天线口面的电磁场分布,校准软件对该分布与设计指标进行分析与优化迭代,从而完成对产品的校准测量,实现产品性能状态的最优化。近年来,随着相控阵技术在各类装载平台的持续推广和深入应用,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持续提升,此外,随着数字相控阵技术等前沿技术的发展,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也需要持续进行技术演进。公司在相控阵校准测量领域的代表性技术成果经科技成果鉴定,已达国际先进水平,并在各类装载平台的相控阵雷达均已积累了丰富的应用案例及工程经验,未来有望继续凭借领先的技术优势,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雷达散射截面测量即电磁散射测量,雷达散射截面是衡量雷达目标特性的重要参数,可用于验证装备对雷达的隐身性能。雷达散射截面测量是隐身装备研制过程中的关键技术保障手段,贯穿于隐身装备的全生命周期,从研制阶段的方案设计验证、研制方案筛选,到生产阶段的部件隐身性能评估、整体隐身效果评估,再到使用维护阶段的持续评估,高效、精准地进行隐身性能测量已成为装备研制生产中的关键课题。在装备研制及生产阶段,雷达散射截面测量通常是在实验室环境下采用紧缩场或近场测量方式来实现。紧缩场测量是缩小测试场地的重要方法,其利用平面波发生器把馈源辐射的球面波转换成平面波,从而计算得到目标散射数据;近场测量是解决大尺寸目标散射测量难题的重要方法,其利用综合平面波方法产生平面波照射,利用探头采集目标的散射数据,通过算法转换得到远场散射数据。在出厂及后续使用维护阶段,则会进一步引入外场条件下的动态、静态测量等方式。随着装备隐身及反隐身、雷达探测及反探测技术的对抗发展,隐身测量已成为当前业内的技术热点,并跟随下游装备的技术发展需求而持续演进,并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公司在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领域拥有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及丰富的工程经验,未来将继续紧抓市场机遇,进一步提高市场份额。射频测量系统用于实现射频器件功能和性能参数的自动测试、数据记录和测试结果统计分析。子公司弘捷电子专注于系统射频特性测量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凭借自主研发的射频测量系统软件平台以及测试数据管理软件平台,提供元器件、模块、组件、分系统、系统级的射频特性测量系统。弘捷电子重点面向卫星有效载荷领域,在射频微波部组件测量、微放电测量等领域拥有国内领先的技术优势。随着低轨卫星建设工作的逐步开启,服务于低轨卫星有效载荷研发生产的射频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已逐步显现,并有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5G基站天线OTA测量系统是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在5G通信领域的应用,该系统通过对基站天线的辐射性能进行一致性校准优化及波束性能测试、射频空口(OTA)性能进行测试,确保基站天线性能。公司已为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通信设备制造商提供5G基站OTA测量系统,并持续跟进该领域市场需求。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是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在汽车毫米波雷达领域的应用,该系统综合雷达多目标模拟测试及天线辐射性能测量等多种功能,从而综合验证雷达产品性能。公司自2022年起切入汽车毫米波雷达测量系统市场,未来将持续关注并服务于该领域的技术发展及市场需求。该业务分类下最重要的包含电磁CAE仿真软件业务、半实物仿线)电磁CAE仿真软件电磁CAE仿真软件作为工程设计中的电磁场数值计算工具,以高性能的仿真替代传统的物理性能试验,可以显著提升产品设计研发精度,缩短设计研发周期,企业可通过高效的实验设计、仿真数据的优化等技术以提高产品性能。CAE软件目前主要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在制造业体系内有着广泛的拓展空间。我国CAE软件市场目前的总体渗透率和国产化程度均较低,随着国家对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重视程度的日益上升,以及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国家战略产业自主可控要求的持续提升,以公司为代表的国产CAE软件厂商有望加速追赶国外成熟厂商。公司长期致力于CAE的国产化推进,并围绕电磁领域打造了覆盖仿真、设计优化及应用验证的完整产品系列。公司的仿真软件包括通用仿真软件——三维电磁仿真软件RDSim、专用仿真软件——天线布局仿真软件等产品;设计优化软件包括天线设计优化软件、相控阵设计优化软件等产品;应用验证软件包括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软件、天线故障诊断软件等产品。半实物仿真是将系统的一部分以数学模型描述,并把其转化成为仿真计算模型,另一部分以实物(或者物理模型)方式引入仿真回路的技术。半实物仿真不仅可以提高仿真的可信性,也能够解决以往存在于系统中的许多复杂建模难题。半实物仿真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汽车等领域的产品研发设计阶段。公司目前主要面向雷达、通信、装备等领域提供半实物仿真系统,用于对客户已有设计指标的系统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开展电磁波辐射性能的设计评估,验证系统的总体指标、分系统指标在模拟真实环境中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相控阵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算法技术及工程经验,逐步开展相控阵天线系统的研制业务,并重点致力于新型相控阵等技术前沿领域的研发攻关。近年来,我国相控阵雷达技术逐步发展,已经在全球相控阵雷达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相控阵雷达技术不断趋于成熟,其对传统机械雷达已形成逐步替代的趋势,且各类新型装备平台的不断出现也对相控阵雷达的相关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相控阵雷达的研制及生产需求都在持续快速增长。随着相控阵渗透率的持续提升,如何在确保性能指标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其成本已成为行业内的重要技术热点。在此背景下,通过算法技术、稀布阵、集成一体化等技术降低相控阵成本、减小尺寸、提高集成度、扩大扫描角度,从而推动相控阵广泛应用于各类装载平台,成为行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该业务分类下的产品主要包括通用测试仪器设备或测试仪器设备集成配套控制软件,以及测试环境搭建等业务。公司销售业务由项目事业部负责,形成了覆盖国内主要区域和重点客户的销售体系。项目事业部主要负责市场调研、开拓新市场和维护客户、组织招投标,签订合同和追踪项目进度,同时公司为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更快响应客户需求,积极在全国布局,分别在西安、北京和成都设立子公司,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全国主要国防科工集团科研院所等客户群体,有利于及时搜集行业信息和进行持续的售后服务。公司销售采用招投标、商务谈判等方式进行。公司制定了投标管理办法,销售人员在获悉客户的招标信息后,由项目事业部牵头组织成立投标小组,并协同技术部门明确产品配置和技术方案。项目事业部根据服务成本、结合市场情况将竞标产品价格上报批准,最终由项目事业部递交投标文件。公司部分下游客户根据其管理制度的要求,以商务谈判的方式开展合作,公司与客户通过商务谈判达成合作意向后,直接与其签订合同。公司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采购中心根据供应商资质、供货质量保证能力、供货及时性、售后服务等内容制定评价表,形成合格供应商名单,并在确保产品质量和服务的前提下,通过比价、询价等方式从合格供应商名单中选择供应商。公司采购模式系根据项目需求采购,采购物料主要分为物料采购和经营管理所需物资,物料采购包括公司生产所需的通用或定制化仪器设备、电子元器件、结构件等,经营管理所需物资包括固定资产、周转材料等。公司物料采购的标准硬件由公司根据型号直接向供应商采购。公司物料采购的定制硬件由公司自行设计并交由供应商进行定制化生产或根据参数要求向供应商定制化采购。个别情况下,公司基于项目需求,向供应商外购部分软件功能模块。除上述物料采购和经营管理所需物资采购外,公司在系统的装配集成环节中根据项目需求对外采购安装劳务。公司主要业务的生产模式系根据客户需求进行设计、开发和集成,具体生产环节包括软件开发集成、单机及设备部件设计、装配集成、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测试工作。公司核心竞争优势在算法和软件的开发,不直接从事生产加工环节。在单机及设备部件设计、装配集成环节中,公司自主设计的硬件,由公司定制化采购所需器件后自行装配和调试,其余硬件由公司直接根据型号或参数要求向供应商采购,公司不从事生产工作。在系统集成和系统调试测试环节,公司负责系统的装配集成、调试测试工作,并向客户交付系统。公司始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通过不断探索,建立了完善的研发机构体系。公司的研发工作通常分为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公司根据实际需要,结合研发计划,提出研究项目立项申请,开展可行性研究,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审批;第二阶段,研发人员完成软件、结构、硬件需求与详细设计,公司随时跟踪检查研究项目进展情况,评估各阶段研究成果确保研发项目按期、保质完成,有效降低研究失败风险;第三阶段,公司建立和完善研究成果验收制度,组织专业人员对研究成果进行独立评审和验收;第四阶段,公司对研究成果的转化分步推进,通过试生产充分验证产品性能,在获得市场认可后方可进行批量生产,同时建立研究成果保护制度,加强对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的保护措施,加强非专利技术、商业秘密的保密措施。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所处行业属于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I65);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公司属于“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从公司所处的细分领域来看,公司的电磁仿真分析验证业务的所属领域主要为工业软件,公司电磁测量系统业务的所属领域主要为电子测量。工业软件和电子测量技术均为制造业的关键基础工具,其技术水平、自主可控程度对整个制造业的发展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工业软件是推动我国智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工业软件的研发及推广应用水平已成为衡量国家制造业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工业软件的发展壮大是确保我国工业产业链安全的重要基石,是我国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的重要抓手。2021年2月,工业软件首次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标志着工业软件已成为国家科技领域最高级别的战略部署,对工业软件行业及行业内企业的发展意义深远。受益于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对工业软件重视程度的持续提升,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近年来增速较快。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2020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1,974亿元,同比增长14.8%,但整体市场规模仅占全球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7.4%,而根据工信部的数据,2020年中国工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达到21.9%,远超国内工业软件市场规模的全球占比,由此可以看出,国内工业软件的渗透率明显偏低,2025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00亿元,五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15.6%。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是工业软件的关键核心,以CAE、CAD、EDA为代表,贯穿于工业品的研发设计到产品制造的整个流程,其发展水平对于整个制造业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阶段,我国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在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程度、产品成熟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与国际先进企业尚有明显差距。根据亿欧智库的数据,2019年国内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厂商的市场份额仅占5%左右。随着产业扶持政策力度的逐步加大,以及高端制造业自主可控要求的持续提升,国内厂商在技术水平和市场拓展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追赶国外领先企业的进程有望加速。CAE作为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中最具技术难度的领域,其架构在数学科学、物理科学、计算机技术和工业技术等各学科知识之上,并且需要通过大量的工程经验更新迭代,具有极长的研发周期和极高的技术壁垒。根据IDC的数据,我国CAE软件市场规模在2021年达到32.1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14.6%。目前,CAE在国内的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成为产品研发设计的必备手段,在制造业其他领域,CAE仍在持续渗透。在整个制造业体系内,CAE总体渗透率仍较低,且在部分已购买CAE软件的公司,仍存在应用程度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总体而言,国内CAE市场有极大的挖掘潜力,用户对CAE接受程度的提升、对研发设计自主可控需求的提升都将加速国产CAE软件的技术迭代和市场推广。电子测量即应用电子技术实现对被测对象(电子产品)的电参数进行测量,电子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科技各个领域。电子测量行业是国家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支撑着国民经济各行业和科研创新各领域的发展,尤其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电子测量对电子科技产品以及装备系统的研发、生产及应用维护起到全面的技术保障作用。电子测量领域根据产品形态可分为测量仪器和测量系统,对于较为简单的测试场景,通过测量仪器即可实现测量;对于相对复杂的测试场景,则需要构建测量系统,综合软件及算法技术、测量仪器及测量方法、测量环境来提供整体解决方案。随着下游电子产品复杂程度的持续提升,电子测量行业中测量系统的比重不断提升,客户使用的测量产品形态逐步从单纯的仪器仪表向软硬一体化系统转型,测量系统领域的厂商也将迎来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对于测量系统厂商而言,软件的自主可控、复杂系统的开发能力是关键所在。以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为例,如果缺乏国产自主软件的保障,测量测试获取的大量装备性能数据极易泄密,因此软件的国产化极其重要。此外,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的产品研发阶段具有高复杂度、小批量、多品种等特征,对测量系统厂商的系统开发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产品批量生产阶段则对测量系统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以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为例,其主要面向相控阵天线,一方面,天线系统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作频段向高频持续拓展,例如数字相控阵的大量涌现,共形相控阵等新型体制的出现,以及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的逐步商用,校准测量系统也需要做相应的定制开发;另一方面,相控阵批量生产的背景下,产线快速校准测量系统需求开始显现并日益提升。因此,拥有自主开发的软件并具备复杂系统开发能力的测量系统厂商未来有望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为突出的优势。从下游领域来看,测量系统主要面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和汽车等高端制造业,下业的市场需求有望持续快速释放,并为测量系统带来更加广阔的市场空间。国防军工方面,根据《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我国将在“十四五”期间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目标。在“十三五”期间及之前,我国长期处于装备研制、定型或小批量列装阶段,“十四五”期间将进入需要通过大批量的装备列装形成能力体系的时期,装备需求将持续释放。其中,公司的测量系统的主要下游——相控阵雷达及隐身装备等领域都将保持较高的景气度,随着相控阵雷达在各类装载平台的深入应用,相控阵雷达及其配套产品的市场需求均将快速增长,而每套相控阵雷达在生产阶段均须经过严格的校准测量,因此将显著增加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的需求。此外,隐身性能验证也是相关装备研制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且随着相控阵等雷达探测技术的持续发展,隐身装备的研制及生产需求均快速上升,高效、精准的进行隐身性能测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热点问题,作为验证隐身性能的重要手段,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的市场需求也将快速增加。航空航天方面,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卫星互联网行业的支持政策,积极部署卫星通信产业的发展,促进“天地通一体化”发展,中国低轨通信卫星行业有望进入快车道。因此,服务于低轨卫星的测试测量市场需求已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低轨卫星的测量广泛分布于其产业链各个环节,包括卫星有效载荷、整星以及地面站等,为满足低轨卫星的批量化快速生产要求,测量系统需要具备快速高强度、批量化测试、集中小型化、机动响应等特点。因此,具备智能化系统开发能力并具备丰富工程经验的测量系统厂商有望逐步占据市场主导地位。公司长期致力于电磁场领域CAE仿真及校准测量软件、系统的自主研发和应用,在多个细分领域形成了业内领先的技术优势。公司是业内极少数同时掌握电磁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两类算法技术的企业,两类算法技术可以相互验证,有助于实现技术迭代优化,此外,公司凭借算法技术优势开展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业务,不同板块业务在工程经验方面可以实现有效复用,形成相互印证、促进产品技术升级的作用。公司代表性技术成果《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阵测量系统》经科技成果鉴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实现进口替代,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在电磁测量领域参与了5项已发布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基于公司的技术优势,公司参与了多项国家重要项目。2013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公司为其测控全向天线研制、数传子系统、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研制提供了仿线年,北斗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相控阵天线顺利进入在轨工作状态,公司为其提供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方案,突破了校准算法关键技术,首次将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2016年,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入轨,公司的相控阵校准测试系统使用了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和微秒级实时控制技术,为其实现大型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高精度测试及快速评估提供技术保障;2019年,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公司为其着陆器提供测控天线整器电性能仿真研发和中继卫星天线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公司承担了北斗三号星载相控阵通道测试、校准及可靠性验证测试等任务;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公司承担了天线整器仿真研发设计及系统开发任务。在电磁场仿真验证业务板块,公司可为用户提供高频电磁场仿真问题的全套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产品包括通用CAE电磁仿真软件及多款专用电磁仿真软件,覆盖天线/微波器件辐射问题求解、目标散射问题求解、单元天线/相控阵的快速设计优化、平台布局仿真/EMC仿真问题求解、复杂电磁环境仿真等领域。未来公司将持续大力研发,并根据用户反馈持续迭代更新,旨在更好地服务于用户需求,并实现工程数据及知识经验的统一管理,推动CAE软件的自主研发和国产替代、升级进程。目前公司该业务板块下游主要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未来将在以上领域持续深度拓展,并继续开拓通信、汽车等领域。在电磁场测量系统业务板块,公司已具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技术优势,在相控阵校准测量、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等多个领域占据国内领先地位。公司可为用户提供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积测量系统、5G基站天线OTA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等多种产品,帮助雷达、电子对抗、通信领域的客户精确、快速的实现性能指标测量及优化。目前公司该业务板块下游主要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5G通信,未来将在以上领域持续深度拓展,并着力开拓低轨卫星、汽车等领域。在相控阵产品业务板块,公司凭借在电磁场仿真验证业务积累的算法优势及设计能力以及在相控阵校准测量方面积累的工程经验,为客户承担相控阵天线阵面原型机的研制任务。公司在处于技术前沿的大型数字相控阵阵面及小型毫米波相控阵阵面方面均形成了较强的研制能力优势,未来将继续积极承接新型相控阵产品的研制任务,同时积极跟进已交付原型机的后续产业化进程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公司的各类基本的产品均处在行业渗透率持续提升、自主可控要求持续提高的快速发展阶段,且随着产品精度要求及研发生产效率要求的持续提升,以公司为代表的业内领先企业将有望凭借技术和工程经验优势在未来获取更高的市场份额。(1)CAE仿真软件自主可控要求持续提升,仿真与设计、应用相结合是重要的技术方向CAE仿真软件所面向的下游——高端制造业具有产品复杂度高、制造工艺要求高以及定制化程度高等特点,随着产品性能和质量要求的持续提升,产品迭代速度不断加快,对研发和生产的效率要求也持续提高,从而给企业带来极大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CAE仿真软件作为提高研发生产精度和效率的有效工具,逐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接受并广泛使用。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汽车等复杂程度高、安全责任大的高端制造业,CAE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的国产化程度较低,国内CAE软件相比国外产品,在关键技术自主可控程度、产品化程度和易用度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CAE领域的自主可控要求持续提升,国内厂商生存环境持续改善,未来有望加速追赶国际同行。在技术方面,传统的CAE仿真软件主要提供较为单一的电磁问题求解功能,尚不能很好地服务于设计及应用阶段的优化需求,因此,将仿真和设计、应用优化相结合,研发服务于电磁仿真、电磁设计和电磁应用全生命周期的CAE产品体系是目前及将来的重要技术方向。电磁测量系统所面向的主要下游为国防军工、航空航天、5G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随着新型装备的不断出现及复杂度的日趋提升,各类测量系统复杂程度也随之提升,且在装备批量生产的背景下,对测量系统高精度、高效率工作的要求进一步提升。以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为例,其面向的主要下游为相控阵天线系统,一方面,天线系统复杂程度日趋提升、工作频段向高频持续拓展,例如数字相控阵的大量涌现,共形相控阵等新型体制的出现,以及毫米波频段、太赫兹频段的逐步商用,校准测量系统也需要做相应的定制开发;另一方面,相控阵批量生产的背景下,产线快速校准测量系统需求开始显现并日益提升。以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为例,其面向的主要下游为隐身装备,随着隐身技术在各类装备的应用拓展,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向大型化、动态化等方向持续发展。过去,相控阵雷达因其造价明显高于传统雷达,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当前,如何在确保相控阵雷达性能指标的前提下大大降低其成本是亟待解决的技术热点问题,此外,在装备小型化发展的背景下,相控阵雷达要推广至更多的装备,将同样面临着小型化的需求。在此背景下,通过算法技术、稀布阵、集成一体化等技术降低相控阵成本、减小尺寸、提高集成度、扩大扫描角度,从而推动相控阵广泛应用于各类装载平台,成为行业的重要技术发展方向。此外,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现代装备系统对探测精度及抗干扰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采用相控阵或红外成像等单一体制的导航技术正在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研制相控阵及红外、激光等模块相组合的多模复合体制,以克服单一技术体制的局限性,已经成为新的技术发展与重点应用方向。公司设立至今始终以技术创新为先导,围绕“专注方法与应用研发,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方针,致力于自主创新,持续研发投入,不断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完善知识积累和技术迭代,实现快速和精确算法优势,形成多项自主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国内专利9项、软件著作权6项,新增国内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6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国内专利29项、软件著作权93项。主要系公司研发项目投入增加,研发团队扩充、薪酬增加,公司上市后第一期股权激励计划的推出及授予带来的研发费用增加。自成立以来,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为本,强调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锤炼了一支以电磁场仿真及校准测量专家为核心,集软件工程、电子通信、信号处理和机械结构等多领域人才的成熟科研开发队伍。其中,董事长、总经理兼首席技术官周建华先生多年致力于电磁场领域技术的研发及应用工作,曾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公司自主研发了三维全波电磁仿真技术、相控阵快速设计与优化技术、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多探头中场校准技术、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多模复合技术等多项核心技术,其中基于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多探头中场校准技术的高精度多通道相控阵测量系统经科技成果鉴定,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基于公司的技术优势,公司先后为多项国家、行业重要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并参与制定了五项已发布的国家标准。此外,公司积极开展研发合作,与天线与微波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建立了天线测量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国外专家及国内知名高校专家工作团队成立了上海市专家工作站,以提升前沿技术领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公司开展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等业务的关键优势均为算法技术。对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业而言,快速研发高性能产品、抢占技术前沿是首要任务;公司依托算法技术提供的电磁场仿真及测试软件和系统具备快速精确求解的优势,能够极大提高客户设计研发及生产工作的效率,降低试错成本。公司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根据应用环境及实践反馈持续迭代算法技术,目前已实现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5G通信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此外,公司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同时掌握仿真和测量两类算法技术的企业,公司可利用两类算法技术的相互验证,一方面能验证算法本身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一方面能持续实现算法的优化和升级。公司设立以来,积极响应国家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政策,坚持核心技术自主研发的发展路径。在电磁测量系统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等产品,自主研发了系统内的软件并形成了高精度机械定位设备、专用测量设备、实时控制器等关键硬件的研制能力,从而分别在系统、软件及部分关键硬件层面实现了自主可控。在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业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RDSim三维电磁仿真软件、单元天线设计软件、阵列综合优化软件、天线故障诊断软件、三维复杂电磁环境仿真软件等产品。在相控阵产品业务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多个相控阵天线系统及反射面天线.项目经验优势公司以“嫦娥探月”工程为契机进入电磁场仿真分析验证市场,通过多年在电磁场专业领域的深耕发展,公司先后参与了多个国家重要项目。2013年,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表面“软着陆”,公司为其测控全向天线研制、数传子系统、测距测速敏感器的研制提供了仿线年,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成功实现月球背面着陆,公司为其提供着陆器测控天线整器电性能仿真研发和中继卫星天线年,嫦娥五号成功着陆并携带月球样品返回地球,公司承担了天线整器仿真研发设计及系统开发任务。随着相控阵技术的应用发展,相控阵技术在卫星通信、机载雷达、舰载雷达和陆基雷达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公司先后提供多种型号雷达的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2015年,北斗二号卫星成功发射,相控阵天线顺利进入在轨工作状态,公司为其提供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实施方案,突破了校准算法关键技术,首次将相控阵天线在轨校准新技术应用于航天领域;2016年,高分三号卫星发射入轨,公司的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使用了平面近场多探头测试技术,实现了其大型相控阵天线方向图的高精度测试及快速评估;2020年,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公司承担了北斗三号星载相控阵通道测试、校准及可靠性验证测试等任务。公司成立以来,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积累了丰富的客户资源,主要客户包括中电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船集团、航空工业、中国电子、中科院下属的多家单位以及中兴通讯、大唐移动等客户,在细分市场领域建立了较高的客户认可度和品牌影响力。(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公司长期致力于电磁仿真及测量算法技术的研发,形成了三维全波电磁仿真技术、复杂电磁环境仿真技术、一体化低成本稀布阵技术、相控阵快速设计与优化技术、平面近场多探头测量技术、多探头中场校准测量技术和微秒级实时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从而在电磁场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等产品领域具有竞争优势。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保密制度,与核心技术人员均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如果公司的核心算法保密信息管理不当,则存在核心算法泄密风险,将可能对公司的研发和技术优势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作为知识密集型企业,高素质的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经过多年磨合,公司在技术研发和业务开展过程中积累了一批研发能力突出、项目经验丰富的核心人员,并且相关人员均有丰富的电磁场领域科研经验,能够深入理解并服务于客户的科研生产需求。公司与核心技术人员均签订了竞业限制协议,并采取股权激励的方式稳定研发队伍。如果未来市场人才竞争激烈,公司可能会出现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况,将会对公司经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公司长期聚焦于电磁场仿真及测量技术,依托自主研发的算法技术体系,主要面向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通信、汽车等高端制造业提供电磁仿真软件、电磁测量系统及相控阵产品。公司所处领域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的特征,如果公司不能持续保持技术创新优势并及时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或新技术成果转化后不能达到客户或市场的预期,将可能对公司的技术及产品领先性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主要客户为国防科工集团的下属单位,受国防科工集团战略部署及其内部计划的影响,执行预算管理制度,即一般于上半年进行项目预算审批,下半年组织开展验收工作。因此,公司面临收入季节性波动的风险,收入和利润通常集中在下半年度。依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27号)、《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集成电路设计和软件产业企业所得税政策的公告》(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68号)规定,公司可以享受软件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公司及子公司上海莱天、弘捷电子为高新技术企业,可以享受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的政策。如果国家调整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或公司及子公司上海莱天、弘捷电子不能继续被评为软件企业或高新技术企业,或相关主体享受税收优惠的期限结束,将会对本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科技工业、航空航天及5G通信等国家战略产业。随着国防战略性地位的增强,国内对雷达、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的投入稳步上升。同时,卫星通信、智能驾驶等民用领域发展势猛,电磁仿真及测量在其中的应用场景不断增加。如果未来国家产业政策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公司的市场空间及发展前景将可能受到影响。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国防科技工业领域自主可控,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行业。大量市场参与者或将涌现,加剧市场竞争。如果公司未来不能维持竞争优势,持续进行市场开拓,则可能对公司的市场地位产生不利影响。公司产品下游领域的景气度与宏观环境高度相关,如宏观外部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则可能给公司经营状况带来不利影响。公司成立以来,坚持“迎击挑战、超越期望”的创业精神,秉承“不忘初心,一以贯之”的理念,以电磁仿真及测量技术为本源,服务于国防科技工业和国家战略产业,致力于成为“电磁技术的领航者”。过去十六年,公司在电磁仿真及测量领域取得了丰富的技术成果和工程经验,代表性技术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凭借着仿真及测量的工程经验及算法技术优势切入相控阵产品研制领域。公司是业内极少数同时掌握电磁仿真设计和校准测量两类算法技术的企业,两类算法技术可以相互验证,有助于实现技术迭代优化,此外,公司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业务在工程经验方面可以实现有效复用,形成相互印证、促进产品技术升级的作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竞争优势。凭借着显著的技术优势,公司参与了嫦娥探月、北斗卫星、高分卫星等知名工程,为数量众多的军工集团下属科研院所、通信设备制造商等客户提供了坚实的仿真及测量技术保障。未来,公司将在电磁仿真验证、电磁测量系统、相控阵产品三大业务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及市场开拓力度,致力于推进CAE仿真软件的国产替代进程,夯实电磁测量系统领域的业内领先地位并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并在新型相控阵领域取得业内领先的竞争地位。具体如下:公司将继续大力并研发提升电磁CAE仿真软件的技术水平,完善软件的工程化落地应用,推进该领域的国产替代进程。公司将在电磁CAE仿真软件的架构创新、前端建模精细化、后端处理完备性及多算法互补融合、云计算超大问题解算等方面持续研发迭代和扩展提升。第一,对标国际先进产品,在仿真功能、精度、求解规模及计算速度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第二,推进基于web架构和云计算、集群并行解算的CAE电磁仿真新技术路线落地;第三,建立机电耦合算法模型,提供工程应用仿真优化能力,实现仿真与工程知识经验的积累与迭代升华;第四,着力突破传统仿真软件单纯的“虚拟”测试功能,向设计仿真、系统应用级仿真及诊断仿真全功能平台扩展,服务于产品研制全流程和运行全周期。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电磁测量系统的开发及交付能力,夯实业内领先地位,进一步提升竞争优势及市场份额。公司将根据国防军工、低轨卫星、5G通信、智能驾驶、半导体等下游市场的技术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射频测量系统等产品的校准测量精度和效率,并持续结合下游需求变化开发适应新场景的测量系统;与公司CAE仿真软件研发协同发展,为仿真软件的研发持续提供测试验证和经验数据,同时充分利用仿真技术提升测量技术水平,相互促进研发与迭代,满足不断扩大的电磁测量系统市场需求。公司将进一步提升相控阵雷达产品的研发技术水平并形成批量交付能力,结合公司电磁CAE仿真技术及校准测量技术,重点致力于低成本方向下新型相控阵的技术攻关及工程化应用,并在该领域取得业内领先地位,从而满足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下游领域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未来,公司通过增加科研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扩充研发团队等措施,进一步提升研发技术力量和研究条件,为公司技术创新实力和研发能力升级提供组织和条件保障。公司将围绕电磁领域算法技术和方法应用,持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及技术水平,持续提升电磁CAE仿真软件的仿真功能、精度、求解规模及计算速度,提升电磁测量系统的优化测量精度及效率,提升新型相控阵产品的研制能力,并通过三大领域业务算法技术及工程经验的相互迭代,进一步提升产品技术水平。公司主要业务的下游客户目前主要集中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未来将持续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一方面提升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的客户覆盖广度及客户挖掘深度,另一方面在汽车、通信、电子信息等产业持续开拓市场。近年来,CAE仿真软件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领域向各类高端制造业持续渗透,通信、电子信息、汽车等领域对CAE仿真软件的需求持续提升,公司将加强对上述领域的市场开拓;电磁测量系统方面,随着雷达散射截面测量系统、面向卫星有效载荷的射频测量系统市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公司将加大对上述新兴市场的开拓力度,并进一步提升相控阵校准测量系统的市场占有率;相控阵产品方面,公司已成功研制多款原理样机,未来将持续跟踪相关样机的后续任务,同时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承接更多新型相控阵产品的研制及生产任务。近年来,公司大力扩充研发技术团队,使得各业务板块的研发及技术交付能力均有明显提升,未来公司将持续大力引进各个业务板块的高端研发人才。公司将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为员工提供丰富的项目实践机会和持续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其研发及技术能力。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激励制度体系,建立短期、中期和长期平衡的激励机制,优化绩效考核机制,建立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的评估机制,最大限度地挖掘员工的发展潜力、鼓励员工与公司共同成长。公司通过形成优秀的企业文化与良好的工作氛围,提高员工凝聚力。公司将持续优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进一步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为独立董事提供履行职责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独立董事在公司关联交易、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等方面的作用;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由公司董事会负责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公司监事会进行监督,从而提升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性和有效性;继续优化调整组织架构,合理设置内部职能机构,明确各机构的职责权限,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约、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

  关于同花顺软件下载法律声明运营许可联系我们友情链接招聘英才用户体验计划有害信息举报

  涉未成年人违规内容举报算法推荐专项举报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090237

LX-43AC  ComExpress龙芯3A2000主板模块LX-43AC  ComExpress龙芯3A2000主板模块